罗永浩做AR,能够走多远?

arinchina 2022年6月16日10:35:18
评论

罗永浩做AR,能够走多远?

周一,晚点LatePost的一则文章「对话罗永浩:再创业可能后悔,不再创业百分之百后悔」刷爆了我的朋友圈。这篇文章通过直接采访,讲述了罗永浩后续在创业时选择AR赛道的原因以及后续发展规划。罗永浩表示,他真正感兴趣并愿意投入后半辈子去做的,一个是电动汽车,另一个是下一代计算平台。

“电动汽车不像手机,有特别成熟的代工,从启动到基本弄明白量产可能至少要五、六年,资金要求也大很多倍。这三年,除了造车新势力那 3 家,很多超级重量级的选手也都陆续进场。我们综合估算了难度和时间窗口,觉得已经来不及了,最后很自然选择了 AR。”

在罗永浩看来,相比电动汽车领域,AR领域除了苹果外尚未有“大玩家”全身心的投入。从供应链曝光的信息,苹果做的是一个MR设备,VR的外观,兼容AR的功能。国内的华、米、O、V 也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正式启动、或至少不会很快大规模投入AR领域。因此,AR还是一个适合创业公司的市场。

罗永浩还认为,目前全球范围内创业公司全情投入做AR的几乎都是一两百人的小团队。以这样小的规模去做,也许是融资能力问题,也许是认知问题,但无论如何,一两百人的团队再搞十几年,也搞不出能用的、可商业化的东西。AR 巨大的软硬件工程量硬梆梆地摆在那里,至少也要几百到上千人的规模开发三五年以上,才能做出一个消费级别的东西。

因此,罗永浩觉得自身的团队作为一个综合资源比上严重不足、比下严重有余的团队,五年左右的时间窗口和几千个人的年工程量,比较合适发力AR领域,搏一个未来。

罗永浩这次选择AR领域进行创业真的能够如愿以偿吗?在我们看来,仍有几片乌云笼罩在罗永浩的AR创业路之上,令人无法看清未来。

电动汽车 or AR消费级硬件,高门槛的创业领域

作为两大新兴产业,电动汽车和AR其实有着许多相似之处。

罗永浩做AR,能够走多远?

一方面,续航的问题,是二者都绕不开的一座大山。无论电动汽车还是AR硬件,都期待着高能量密度的电池出现,以缓解人们对于续航的焦虑。

目前主流的AR硬件续航时间大多在2-3小时之间,远低于手机、平板等设备的续航时间。而想要成为“下一代计算平台”,首先需要拥有不逊于手机的全天候使用能力。与电动汽车不同的是,AR硬件对于轻薄的极致要求、较大的芯片性能缺口以及屏幕发光效率的制约,意味着留给设计团队在电池上做文章的空间更小。

罗永浩做AR,能够走多远?

另一方面,瞄准自动驾驶发力的电动汽车,与AR硬件同样需要攻克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技术难关。

如何让计算机认识我们身处的世界,让摄像头代替人眼对目标进行识别、跟踪和测量,一直是计算机领域的前沿学科,也是实现VR、AR以及自动驾驶等一系列技术的基石,是目前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。根据Global VIEW的研究,全球计算机视觉市场规模在2020年就已经达到113.2亿美元。同时计算机视觉方向也面临着人才短缺、工程师过剩的状况,意味着想要在这一领域的前沿取得进展,难免要陷入和其他厂商争抢顶尖人才的境地。

对于AR创业团队来说,没有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大牛坐镇,就意味着后续难以进一步优化自身产品在空间定位、对象识别等基础功能领域的性能,难以和其他竞争对手拉开身位。

第三,两者均受供应链掣肘。

造车“新势力”们在没有成熟可靠的代工厂商情况下自建产线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。而与手机相比,想要打造一款成功的AR硬件,需要涉及更广泛的上游产业链,其中还有一些产业链不够完善,仍在发展之中。

例如AR硬件需要用到的微显示器领域,Micro-OLED技术刚刚成熟但仍存在诸多限制因素,全彩Micro-LED技术在走向量产的道路上艰难跋涉。

光学领域,BirdBath方案体积较大,与未来走向轻薄的AR硬件格格不入;光波导方案的量产成本居高不下,视场角也依然捉襟见肘只有50°左右,无法达到消费者的预期。

芯片领域,AR硬件使用的芯片不仅需要能够处理重度的画面3D渲染工作,同时还要处理多个摄像头与传感器信号,实现SLAM、手部追踪、眼球追踪等各项功能。相比从高通、英伟达、AMD、英特尔等半导体厂商处采购的通用芯片,定制化的芯片能够更高效的执行特定任务,降低设备功耗、延长续航并减少发热,带来更好的AR体验。

微软为其HoloLens以及HoloLens 2开发了专用的HPU芯片;苹果即将发布的MR眼镜传言也将使用自研的M1 Pro同级芯片,并且还配备了专门处理设备传感器数据的芯片;此前Meta也被报导为其Project Nazare AR眼镜开发定制芯片。未来能否自研承担重要功能的核心芯片或许会成为AR“大厂”与“小厂”的分水岭。

综合来看,AR创业的技术门槛并不一定就低于电动汽车,而要做到行业顶尖,更是需要组建一支在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均有较高造诣的技术团队。

“大玩家”早已压下重注,苹果绝非唯一巨头

AR创业技术门槛不低,随之而来的还有海量的研发投入。

罗永浩认为,巨头之中,只有苹果全身心投入AR。首先需要明确一点,虽然现在人们很多时候会将VR/MR/AR三者并列在一起,但是从更宽泛的意义上来说,MR与AR在本质上是十分接近的。

罗永浩的这一论断,是不够全面的。毕竟巨头们不能丢下原有的赚钱业务不做了,专攻一个还未成长起来的市场吧?苹果之外,Meta、微软、谷歌这三家巨头对于AR的投入并不逊色于前者多少。

罗永浩做AR,能够走多远?

Meta Reality Labs员工超过17000人,占Meta总员工比例达21%,尽管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服务于VR业务,但也相当惊人。扎克伯格已经将VR/AR视为Meta未来的战略重心,甚至将公司名字都改了,仅2021年,Reality Labs就亏掉了约102亿美元。

微软的HoloLens团队成员一度高达1500人,HoloLens 2拿下的天价美军订单更是得到央视的报道。微软也在积极的打造Microsoft Mesh平台,打造自身的元宇宙产品。

谷歌尽管近些年在VR/AR领域都很低调,但今年5月12日I/O大会上,谷歌展示了一款能够实时翻译并在眼前显示对应文字信息的AR眼镜,令人无法忽视其雄厚的实力以及安卓端ARCORE的技术积累,ARCORE也是目前唯一能够和ARKit对标的平台级产品。

小一点的团队当然也有许多。

Magic Leap,被人们戏称为CG大厂,累计获得融资近30亿美元,目前估值仍超60亿美元,尽管产品在消费市场没有掀起水花,但仍在企业市场开拓业务,想必时机成熟时杀回消费市场并非难事。目前Magic Leap仍有超过1200名员工。

Niantic,全球闻名的AR手游大厂,也对硬件领域展示了野心,不仅发布了AR眼镜的原型,同时也在构建适用于AR眼镜的操作系统。目前Niantic员工数量约800名。

再小一点的团队当然还有更多,例如Rokid、Nreal、影目、雷鸟等等,也有许多大厂虽没有全力投入,但也建立起了AR硬件业务,例如联想、Epson等等。

此外可以预见的是,未来VR/AR设备因为诸多共通的技术,必将走向融合,即一台设备,通过电致变色镜片等新技术方案,既能实现VR封闭式的全沉浸体验,也能够让增强用户眼中的真实世界,提供更具开放感的体验。因此,一些专注于VR领域的大厂,例如V社、Pico等等,未来也可能会在VR/AR融合的消费市场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。

罗永浩再创业面临的竞争对手数量,以及竞争的激烈程度,可能远超他的想象。

开荒拓土,罗永浩准备好了吗?

罗永浩进入手机行业,是2012年。而Smartisan T1的发布,是2014年。此时距离引领手机行业走入新时代的iPhone 4发布,已经过去了4年之久。

作为对比,即使是2022年的今天,市面上仍然没有一款消费级的AR眼镜,能够掀起市场的热捧。

一边,是成熟的市场,成熟的供应链,现成的爆款可供参考;一边,则是无人之境,一切都需要自己去开拓。

罗永浩做AR,能够走多远?

罗永浩或许的确在工业设计领域有着他人无法比拟的优势,但真正成为科技前沿领域的硬核创业者,对他来说也是头一回。通过堆人数来完成AR软硬件巨大的工程量,做出一款消费级硬件的想法,或许会为罗永浩埋下一个隐患——一旦碰到用人数无法解决的问题,罗永浩也就摸到了自身的天花板。

而离开了成熟产业链的支撑,罗永浩究竟能够走多远?我们需要拭目以待。

来源:93913
投稿:tougao@arinchina.com
稿件/商务合作: Vicky(微信 ARC-vicky)
创始人:张明军(微信 13720775110)
更多精彩内容,请关注ARinChina微信公众号(ID:X增强现实)
weinxin
我的微信
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广告也精彩
arinchina
  •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6月16日10:35:18
  • 转载请注明:https://www.arinchina.com/13680.html
广告也精彩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