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OPPO Air Glass开售后,听说刚上架就被抢购一空,没有看过发布会的朋友们可以移步去年12月的OPPO未来科技大会重温产品风采。
针对这件产品,《中国电子报》的评论特别有意思,在他们的采访中有这么几句话:“只能显示信息,不能三维建模,这算哪门子AR?”、“轻量化AR眼镜怎么能选择衍射光波导作为光学解决方案呢?”、“640×480的分辨率也太说不过去了吧?”
首先OPPO 搞AR时间其实挺早了,2014年就介入AR眼镜相关研发,可以说在AR眼镜方向做了大量的尝试和投入;
图源:中关村在线
这是第一代OPPO AR设备,首款AR眼镜搭载ToF、SLAM算法、衍射光波导技术、支持手势和语音识别等技术,能够实现对于手势的识别和操作,进而达到操控软件的效果。能上的技术都上了,当时这款AR眼镜试图在教学、办公、工程等领域做尝试,OPPO AR开发者系列沙龙在全国各地搞的也是热热闹闹,OPPO希望赋能行业、赋能开发者,大家一块动脑筋想想这个设备能做点啥?
图源:IT168
第二代眼镜是OPPO AR Glass 2021,OPPO AR Glass 2021采用“分体式设计”,让整机轻便了一些,佩戴比一代要舒适,因为这代的整机相比上一代减轻近75%,长时间佩戴也不会有明显重物感,并且可以更具屈光不正增加光学镜片。OPPO AR Glass 2021是通过C to C线连接OPPO 手机,计算模块相当于交给了手机CPU来处理,宣传上说相对于上一代的产品性能提升了40%以上。OPPO AR Glass 2021搭载目前行业用的最多的Birdbath光学方案,相比于上一代画面对比度提升53%、亮度均匀性提升98%,每度像素数量提升40%。光线从0.71英寸超清OLED投幕折射至人眼,等效3米外观看90寸巨幕。不过OPPO AR Glass 2021依然保持了ToF镜头、双目鱼眼摄像头和IMU共同组成空间定位系统,这个ToF镜头分时进行环境扫描及平面检测,确保6DoF姿态正确、稳定,时刻确保用户所处的空间连续;双目鱼眼摄像头实时扫描环境和局部地图构建,实现三维空间定位计算,为开发者提供接口、以及端侧SDK开发工具等。实话讲这个基本上就是国内AR眼镜6DoF的第一梯队水平了。这是OPPO的第二种形态的AR眼镜探索。
图源:泡泡网
这就是开篇上周开售被抢空的OPPO Air Glass,这款AR眼镜采用单目分体式方案,机身重量30克,镜片厚度仅为1.45毫米,自研Spark 微型光机仅为一粒咖啡豆大小,具备天气提醒、日程提醒、演讲题词、实时翻译、步骑行导航等功能,支持触控、语音、手势和头动操控四种交互方式,续航10.5 小时,通过专用 App,和智能手机、手表配合使用。
2012年谷歌眼镜 2022年 OPPO air glass
当时《时代》杂志把初代谷歌眼镜评为2012年最佳发明之一,所以要说多有开创性,那有点夸张了。OPPO Air Glass侧重显示环节,采用Micro LED显示光波导技术主打轻薄设计、高清显示、时尚外观比较“元宇宙”,发布会上人家明确了‘辅助’大于‘增强’。 所以AR用了小写的“aR”,结合信息显示、翻译、导航等功能及4999元定价定位中高端商务用户群体,配合OPPO 手机生态我觉得挺好!
从目前的技术现状看,要实现AR的大规模商业化,还需要较长发展周期。那么,通过消费级AR可以先通过辅助现实的形式或许能有突破。辅助现实就是仅支持用户在AR眼镜野内观看屏幕信息。与AR的不同在于,屏幕上的信息并没有叠加到物理环境上,是二维并相对静止的,与物理世界画面的关联与动态交互少。那么没有空间计算和丰富的交互,对于设备的算力要求就大大降低,同时光波导技术现在已经基本成熟(OPPO采用衍射波导),很显然现在的10年前的谷歌眼镜还是要轻便同时显示效果和使用还是有本质差别,当时谷歌眼镜通过棱镜方式经常得闭上一只眼使劲看才能看清。
当然啦,OPPO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,采用Micro LED+光波导显示技术的已有多个品牌包括Vuzix、小米、雷鸟创新、影目科技、光粒、Kura等公司,这些公司在AR智能眼镜方向都有产品。
总结:目前整个虚拟现实行业来讲VR设备的亲和度还是要高一些,价格基本上已经是消费级,同时经过这几年大厂的持续发力,生态基本已经有了雏形,特别是在游戏、娱乐方向。但是AR眼镜的探索其实还没有出现令人满意的消费级产品,全球业界标杆应属于微软2万+人民币的HoloLens 2 AR眼镜,目前很显然也不是针对C端用户的产品,难道我们就只能等苹果的AR相关设备推出吗?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