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资集中关注VR技术层面,这一阶段,将持续三年;
资本一点也不冷。只不过,资本对于VR领域创业者的投资更为谨慎罢了。相对于VR内容领域的创业,对于核心技术的钻研或许更受资本的青睐。VR/AR目前还处于基础技术的瓶颈期,一旦这些障碍被解决,VR/AR会再次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。而这一状态,或许会持续三年。2009年,我们开始转型,变成一家投资控股公司。2010年,盛大资本、盛大创新院、盛大天地各个业务块全部设立,开始各自进行业务单元的自主运作、自主投融资。我们一共投资了100多家企业,全面转型为投资控股集团。2012年,盛大网络从美国退市。2014年,我们将边锋卖给浙报传媒,将盛大文学卖给了包括腾讯、凯雷等组成的一个财团,将盛大游戏卖给由中银绒业、世纪华通等组成的财团。过去的15年,我们的资产从30亿美元变为80亿美元,因为投资也获得很多增值。对于投资,我们也有自己的投资策略。即“虚实结合”。“虚”就是所谓“盛大资本”或“盛大投资”;“实”指的是拥有像“盛大天地”这样的房地产为主营业务的平台。接下来说一下我们看好的投资领域。 1.投资观点 我们在中国寻找、培养、整合细分市场的长尾型企业机会。我们认为,这些企业生机勃勃、大有希望。我们在中国做得最多的是天使轮和A轮投资。比如,投资有妖气、暴走漫画的时候,公司估值都在几千万人民币左右,我们一般只投500万到1000万人民币,占20%、30%的股权,然后等着它们成长。经过对海外投资战略的分析,我们放弃了在欧洲或日韩的投资,而是专注于美国市场,其次是以色列,再之后是东南亚,特别是印度,虽然它不是发达国家。我们去发达国家会寻找一些龙头企业的投资机会积累经验,与在中国所投资的企业形成互动,把整个产业链带动起来。无论从经济、地域还是文化角度,新加坡都是这一战略执行的最佳协调地。因为像BAT、360等公司在这里都有主营业务,盛大以前在这里也有主营业务,现在完全成为投资控股集团。 2.投资领域的选择 在投资领域这块,说一下,我们不会涉及到的: ● TMT中的“Telecom” 但是投资的WiFi万能钥匙涉及到一些Telecom的东西。 ● 传统项目 目前,我们对于传统项目不太感兴趣。现在,我们已经过了纯赚钱的阶段,传统的快速赚钱的项目不是我们的首选,否则我们为什么会做慈善呢?接下来,说一下我们感兴趣的领域: ● 文化媒体 文化媒体方面,我们还投资了已经出售的“有妖气”、还有“暴走漫画”、墨迹天气、咕咚等。 ● 互联网金融 包括2015年退出的“微贷网”,我们2014年进入、2015年退出,赚了15倍。在这方面,我们有一支专门的互联网金融基金,大概投了10家互联网金融公司,包括保险、P2P等。 在金融行业,我们2016年投资了美盛(Legg Mason Inc.),它已经有130年历史,大概管理了7000多亿美金的资产,相当于中国3个社保基金,我们现在成为资管公司的第一大股东;还投资了Lending Club——P2P行业的鼻祖和做得最大一家。 ● O2O 比如美啦美妆、美味不用等、墨迹天气,还有已经出售的格瓦拉等。 ● 健康领域 目前我们投资了咕咚,以及类似咕咚这样的健康网站。在健康行业,我们投资了以色列的一家叫El MindA的公司。如果一个人的脑部受伤,它可以分析,你的脑部受伤是不是已经痊愈了或者是在治愈的阶段,还是在恶化。这个技术通过了美国SDA的认证,已经可以进入美国市场了,最近也在寻求中国CFDA的认证。 ● 人工智能 这一领域主要集中在AR和VR领域,但不局限于VR和AR。 3.对于VR和AR领域的看法 2015年,我们的投资主要集中在AR和VR领域,但不局限于VR和AR。比如说机器人技术、脑科学、航空航天,所有革命性的技术我们都感兴趣,不管它在什么阶段。当然,对于这些领域,我们也会找外部的专家进行咨询,希望在和创业者沟通的时候,能够提出一定的建议。有一句话我很认同:我们希望能够改变世界,改变世界最好的方法就是亲自参与,而不是等着世界来改变。虽然说我们是幕后的投资人,但是有人在改变世界,我们去支持他,那么我们也在参与其中。这也是我们愿意投资VR以及AR领域的原因。目前,我们在VR和AR领域设立了三项专项基金: ● 两亿美金的VR影响力基金; ● 一亿美金的VR种子基金; ● 5000万美金的VR内容基金。 我们现在对于VR/AR还是会持续关注。只不过我们认为现在VR/AR处于基础技术的瓶颈期,一旦这些障碍被解决,我们相信VR/AR会再次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,那时候我们也会对于好的项目进行投资。当然,如果现在有团队就能够解决VR以及AR领域核心技术问题,我们也会投资。只不过目前为止,这类团队我们还没有发现。现在再去做商业模式上的投资已经没有那么大的意义了。目前在VR领域,我们还是会集中关注技术层面的团队,我个人觉得三年左右才会使我们脱离出关注技术的层面。在核心技术方面,我们会比较关注眩晕感的解决。除此之外,在技术方面,如果创业者主要攻克这两个领域,我们也会比较关注: CPU的运算速度;动态、静态场景捕捉。在AR领域,我们认为,AR成为了新的入口,需要突破两大门槛。
● 技术 4.给创业者的建议 创业者最好留有“半年存粮”。对于创业者来说,过日子要精打细算,做企业同样需要作出清晰规划,融资也是如此。很多创业者盲目的乐观,看不清未来趋势,也不做提前做融资规划。“资本寒冬”来临之前,很多创业者还在拼命花钱,钱花光了才想到融资。这时,即便是降低估值,也未必有“接盘侠”出现。虽然,我们偏好“激进的项目”,但我还是建议创业者最好留有“半年存粮”。 盛大VR\AR领域布局概况: ● VR主题公园The Void 2016年2月,盛大集团宣布投资The Void并将在中国建立The Void虚拟现实公园。斥资3.5亿美元。 ● SpaceVR 2016年4月,盛大集团和Skywood Capital分别斥资100万美元和25万美元,共同入股SpaceVR,后者拟推出全景实时虚拟太空旅游。 ● VR媒体UploadVR 2015年12月,盛大集团领投海外VR媒体UploadVR,斥资125万美元投资。 ● AR镜片供应商Atheer 2015年12月,盛大集团投资AR镜片供应商Atheer,后者专门为企业提供增强现实计算服务。 ● 游戏开发商Surviou Survious开发了FPS游戏《Raw Data》,支持HTC Vive&Oculus Touch。这是第一款月流水过百万美元的VR游戏。2014年,风投公司Shasta Ventures对其进行了420万美金投资,盛大也参与此次A轮投资。2016年12月,Survios宣布最新消息,其两轮独立融资达5000万美元,米高梅(MGM)领投。ShastaVentures、丹华资本、盛大控股、FelicisVentures和DentsuVentures参投。 ● 增强现实眼镜的公司Lumus 2016年6月,盛大集团和浙江水晶光电公司领投以色列增强现实眼镜厂商Lumus 1500万B轮。 ● 冰岛AAA虚拟现实初创工作室Soacute&lfar 获得了包括盛大在内的众多投资集团共计200万欧元的种子轮融资。
文章来自VR价值论 |
Copyright © 2013-2019 ARinChina增强现实 All Rights Reserved.陕ICP备13003260号